9月7日—8日,山东省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观摩暨培训会议在临沂市沂南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的有关情况,现场观摩了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实地察看了可降解地膜应用的农艺适应性及其降解性能,并就地膜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示范工作做了专题培训。
青岛、海阳、沂南等市、县分别介绍了可降解地膜在花生、马铃薯等作物应用上试验效果。沂南、海阳、金乡、滕州、惠民等五县(市、区)分别就地膜污染防治工程示范项目推进情况做了汇报交流。
山东是一个农地膜生产大省和使用大省,覆膜面积大,涉及多个农作物,做好地膜污染防控和综合利用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下大气力、花大功夫,需要研究新方式新方法,需要多渠道、多角度寻求解决办法。
会议要求,各地要按照地膜污染防控和综合利用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进一步搞好新型农地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做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标准地膜的推广和回收利用,同时对符合农艺要求的降解地膜加大试验示范力度,为根本解决农地膜污染防控,保护生态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获悉,多年来,农地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大量地膜残留,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环境治理目标,减少地膜“白色污染”及其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2014年,山东省在烟台、临沂的有关县(市、区)开展了不同类型氧化生物双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评价试验研究。通过对7个氧化生物双降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加厚普通聚乙烯地膜样品进行花生、马铃薯覆膜栽培试验,分析评价其田间降解特性、降解影响因子,以及推广经济性,研究其农田适用性等主要功效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并提出与区域特点相适宜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技术效果,为我省氧化生物双降解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可行性提供基础数据。
承担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及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地膜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市农业环保站长及技术人员、县农业局分管局长及环保站长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摘自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网址链接:
http://www.moa.gov.cn/sydw/stzyzz/sthjbh/201609/t20160923_5282456.htm